传统音乐与中医
治愈系 | 音乐如何“治愈”你?
传统音乐不仅可以协调人际关系与天人关系,而且促进个体的身心和谐。 《汉书·礼乐志》:
“夫乐本情性,浃肌肤而藏骨髓,虽经乎千载,
其遗风余烈尚犹不绝。”
传统音乐理论对传统医学以音乐疗法为代表的心理治疗,提供了一个可资遵循的标准尺度。而儒家所倡导的音乐和谐,对中医临床治疗则有着积极的影响。
传统医学认为,七情五志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范畴;同时也是脏腑气血功能活动的表现形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人有五脏化五气,
以生喜怒悲忧恐。
具体而言:
肝在志为怒,
心在志为喜,
脾在志为思,
肺在志为忧,
肾在志为恐。
但是这些情志活动必须有所节制,不可宣泄太过,否则就会使五脏的气机紊乱,导致疾病。
《灵枢经·百病始生》指出:
喜怒不节则伤脏。
传统医学里这种通过节制人的情感以维持健康的理论,是儒学中庸、中和思想的体现。
中医认为音乐对人体情志及脏腑功能调节都有一定的作用。
《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理论为指导,将五行、五音、五脏等相匹配,即把音乐(以及舞蹈、诗歌)的节律与人的情感韵律、脏腑形骸等建构成一个相互感应的同构系统,从而显示出中医学固有的整体观。对此,《素问》中《阴阳应象大论》、《六节藏象论》、《金匮真言论》等篇均有论述。
所谓五音,指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五种调式的音乐。五音原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但这里要说的五音,是指宫、商、角、徵、羽五个不同调式的音乐。
“五行五脏五音配属”法则
《素问·金匮真言论》: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类草木,其音角……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类火,其音微……
中央黄色,人通于脾,其类土,其音宫……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类金,其音商……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类水,其音羽。”
“五脏五行五音配属”原理
将肝木配角、心火配徵、脾土配宫、肺金配商、肾水配羽形成的同构系统,正适合了传统音乐疗法健身治病的机理。
肝木之气的运行特性是展放疏泄;
心火之气的运行特性是炎上升腾;
脾土之气的运行特性是趋于平稳;
肺金之气的运行特性是内收清肃;
肾水之气的运行特性是下降沉固。
先人认为五音也具有与这个五行同构系统相应的感情色彩和气机运行特性。运用不同调式的音乐,通过音乐声波的振荡,以一种物理能量的方式,有选择地影响人体内气机的运动形式,从而达到调整人体内部功能活动和改善健康状况的效果。它体现的是心理、生理双向调节的作用。
一
通过心理作用,即以和乐的调式、节奏与人体的情感韵律相协调,达到移情易性的目的,来维持人的身心平衡。
汉代董仲舒把五行、五音赋予道德含义,认为木角为仁,火徵为礼,土宫为信,金商为义,水羽为智。
郑玄注解《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时说:“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智,土神则信。”
汉代司马迁《史记·乐书》指出不同调式音乐的移情易性作用:“宫动脾而和正圣,商动肺而和正义,角动肝而和正仁,徵动心而和正礼,羽动肾而和正智。”
二
传统音乐治疗中,常运用能令人产生悲、恐、怒、思、喜等不同情绪色彩的音乐,来节制或改变原有的情绪。
其运用法是根据中医学的心理治疗中“情志相胜”之法,即根据情志所属和五行相胜的关系,用一种情志去纠正所胜的情志,从而治疗某种情志过度而引起的疾病。这就是因肺金克肝木,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肾水,肾水克心火,心火克肺金,故悲忧可胜怒,怒可胜思,思可胜惊恐,惊恐可胜喜,喜可胜悲忧,故针对情志之病,采用这种“情志相胜”法治疗。
但实际应用时,却并不拘泥于这种固定的生克关系。人的情思是生动活泼的,很难以什么模式来规范它。
三
运用不同调式的音乐来调节人体气机的运动形式。
以角调式音乐促进人体气机的展放,调节肝胆的疏泄,防治气郁和肝胆疏泄失调所致的病证;
以徵调式音乐促进人体气机的上升,助养心的功能,防治气陷和心气不足所致的疾病;
以宫调式音乐可帮助恢复人体气机的平稳运行,调节脾胃的升降,防治气机升降紊乱与脾胃不和所致的病证;
以商调式音乐可促进人体气机的内收,调节肺气的宣降,用以防治气的疏泄耗散太过和肺失宣降所致的病证;
以羽调式音乐可促进人体气机的下降,用以防治气逆和肾功能不足的病证。
中医学认为人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与脏腑气机和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不同调式音乐的声波振荡,在有目的地影响或改善相关脏腑气机与功能的同时,也可以达到优化相关的心理状态和激发相应情感变化的效果。
而心理状态的优化和情感变化的适度,又可反馈地调节相应脏腑的气机和功能。这样,通过心理、生理的双重机制,由音乐的和谐达到人体身心的和谐。